首页 > 家长课堂 > 别人家长要我家孩子玩具,如何“完美拒绝”?
别人家长要我家孩子玩具,如何“完美拒绝”?
2020-05-09

自有从了娃,当爹当妈的都希望能给孩子多找几个小伙伴,扩展孩子的社交圈。 

当小朋友一起玩耍,特别是邀请小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,“临走被孩子借玩具”这样的情景太常见了。 

对方孩子不依不饶,借不到玩具就不走,满地打滚哭闹,对方家长威逼利诱……一旁陪笑的爸爸妈妈们真是real尴尬。 

最怕遇到这种:

“要不和宝宝好好说借给人家玩玩?这样又怕委屈了自家宝宝……”

“直接说明拒绝吧,对方家长嘴里不说啥,心里肯定觉得我很小气,太掉面子了……”

为了孩子间的小纠纷,搞得最后大家不欢而散 ?

怎么才能“不掉面子就能帮孩子拒绝”呢?

以下三招,既可以单独使用,也可以应实际情况组合出招——

 NO.1 描述感受式的婉拒

对方孩子索要玩具时,家长坚定地站在自家孩子一边是必须的: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同意,就要拒绝对方的要求。

但拒绝也要有技巧,最好能让对方孩子自动放弃,举个例子:

“阿姨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,但是我家XXX也非常喜欢它呢!”

“这个玩具是他最最亲密的朋友,每天晚上都要抱着一起睡。”(一件孩子喜欢这个玩具的具体事例, 也可以描述孩子为得到这个玩具花费的心血。)

“所以你看,如果这个玩具被拿走,他会非常伤心的!你也不想朋友伤心难过,对吧?”

清晰、具体、坚决的拒绝,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对方父母对内容进行转述和告知,另一方面也是在告知孩子妈妈会和你一起保护你喜欢的玩具,是对亲子之间信任感的极大补充。

这个时候,年龄段大点儿稍微懂点事儿的孩子大多就会自动放弃。

NO.2 转移注意力,提供其他的可能性

当第一招没用,对方孩子还在坚持要借玩具的时候,我们接下来可以用这招“乾坤大挪移”。 

“XX(朋友孩子的名字),你家里有什么你特别喜欢的玩具吗?”(如果孩子回答没有,可以寻求对方父母帮忙。) 

“我代XXX(自己的孩子)正式向你发出邀请,邀请你下次也把你最喜欢的玩具带来,和我们家里的玩具们开一个大party吧!”

“你看你的玩具可以和我们的玩具一起交朋友多开心!”(补充一件具体的玩具之间会发生的事情) 

“一会儿让妈妈先带你回家好好准备一下好吗”?(适时再求助向对方父母)

转移注意力的同时,也是在暗示对方父母能够借此机会调节自己孩子的情绪。并且也为日后给自己孩子提供可能的主动分享机会。

如果对方父母明事理,基本上这招就可以成功,孩子可以在畅想着下次一起分享玩具的过程中,完美结束今天的玩耍。

NO.3 未雨绸缪,提前准备礼物

有的妈妈说:“前两招我都用过啊,但是真的没用,对方孩子软硬不吃,急死人啦……”

那这个时候第三招出动——

如果在得知对方会带孩子来做客时,提前买好一两个小玩具,作为最后临行前的礼物予以赠送。

“阿姨今天有个小小的惊喜要送给你,你今天表现真的很出色,很开心XXX(自己孩子)拥有你这么棒的朋友,欢迎你下次再来玩!”(可以同时将另一份送给自己的孩子,表扬孩子今天的小主人做得不错,并对对方孩子发出下一次的邀请。)

这样一来,对方孩子得到了夸赞认同,还有小惊喜,多半会忘记之前对玩具的执着,然后开开心心拿着惊喜回家。

同时,你也给自己的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关于分享、与人为善和交朋友的小课堂。

如果要东西的,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呢?

如果那个人变成了自己孩子怎么办呢?其实黄磊老师在电视《爸爸去哪儿》节目中就给我们做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模范。视频中的小朋友想要女儿玩具,黄磊表示玩具是女儿多多的,需要和多多姐姐商量。

当自己家孩子想要他人礼物时,你不能说你想把它带回家就要带回家,而是说“那个是XXX姐姐/弟弟的,你需要去和他商量,这个问题你需要自己去解决,你去和他商量好吗?”

其实,很多这样的问题都是有利于孩子的自主意识能力展开的。有时候放手,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,带来的不仅仅是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,自主意识的提升,更是对孩子社会能力的一次培养。

孩子不在场,东西已经送出去了怎么办?

有时,孩子不在场,顶不住对方的软磨硬泡,玩具被送了出去。

作为家长,面对一脸懵的孩子又应该怎么办呢?

请放掉所谓家长的面子,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真挚诚恳的道歉。并且如果可以的话,用同样的玩具换回被送出去的玩具。或者和孩子道歉,做出严肃的保证不会再这样不经他同意就把他的玩具送人。

请不要觉得这样是在小题大做。因为这样的道歉实际上是对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。是对他“是非观”和“自主能力”最生动直接的课堂。更重要的是,让孩子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被当作一个“独立的人”来看待,而不是被当成家长的附属品或是不被尊重的人。

最后,请各位家长们注意了,小小的玩具其实是孩子建立自我意识开始的第一步,在他们眼里这并不是用钱买的玩具,而是第一个陪伴他们度过快乐时光的“玩伴”。对于这种情感的忽视与破坏,对孩子来说是并不是一件好事。


*文章来源:未来网亲子团

*图片来源:网络

*编辑校对:牛津国际总部

*审核:牛津国际总部

*声明:牛津国际文教集团(微信号:Oxford_International)致力分享有价值的内容,转载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所转载的所有文章、图片、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本文已对原内容全篇进行重新整合,分享请附以参与本文重整工作的平台及工作组详细信息。谢谢!